Google Earth有一個"檢視歷史圖像"的功能,可以用來觀察區域幾年來的變化,使用很簡單,只要選"檢視"將"歷史圖像"勾起來,左上方就會有一個時間拉軸,顯示觀察的區域有幾張拍過的衛星圖。
2009/12/01
2009/04/08
歷史上的今天(4月8日)
摘錄自: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歷史上的今天
節日
* 1998年——結婚。
大事記
* 217年——羅馬帝國皇帝卡拉卡拉被衛士暗殺身亡,馬克里努斯被擁立為新皇帝。
* 1525年——條頓騎士團團長改信路德教,普魯士公國成立。
* 1695年——北京故宮太和殿(俗稱金鑾殿)建成。
* 1742年——格奧爾格·弗里德里希·亨德爾的神劇《彌賽亞》在都柏林完成首演。
* 1820年——希臘米洛斯島上的一位農民挖掘出大理石雕塑斷臂維納斯。
* 1896年——上海交通大學建校。
* 1902年——沙俄政府與清政府簽訂中俄《交收東三省條約》,同意從中國東北撤軍。
* 1904年——英國和法國代表在倫敦簽訂《英法協約》,以解決兩國爭奪殖民地的衝突。
* 1904年——美國曼哈頓的朗埃克廣場因《紐約時報》總部遷至附近而改名為時報廣場。
* 1913年——中華民國第一屆國會的開幕典禮在北京舉行,國會由參議院和眾議院組成。
* 1939年——義大利入侵阿爾巴尼亞。
* 1946年——國際聯盟決定自行解散,財產移交聯合國。
* 1946年——中共代表團乘飛機離開重慶前往延安向中共中央匯報途中在山西省興縣黑茶山失事,機上所有人全部離難。
* 1973年——印度接管錫金的行政權。
* 1979年——17名旅客完成環遊世界之旅後,乘火車抵達香港。當火車抵達紅磡火車站時,受到香港旅遊協會的熱烈歡迎。
* 198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四大」的條文被取消。
* 1984年——中國自行研製的試驗通信衛星發射成功。
* 1993年——世界上跨徑最大的斜拉橋上海楊浦大橋合龍。
* 1994年——日本首相細川護熙宣布辭職。
* 2005年——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的葬禮彌撒在教廷舉行。
出生
* 1912年——挪威花式溜冰女選手桑妮亞·海妮,世界冠軍和奧運金牌得主(1969年逝世)。
* 1938年——前聯合國秘書長科菲·安南。
* 1947年——侯孝賢,台灣導演。
* 1976年——謝佳賢,台灣棒球選手。
* 1986年——澤尻英龍華,日本女演員
* 1987年——梁文音,台灣女歌手,學生。
* 1989年——高橋瞳,日本歌手。
逝世
* 1935年——奧克斯,《紐約時報》發行人。
* 1946年——王若飛,中國共產黨黨員。
* 1946年——葉挺,中共黨員,新四軍軍長。
* 1946年——秦邦憲,又名博古,中共黨員。
* 1946年——鄧發,中共黨員,中共中央職工委員會書記。
* 1968年——嚴鳳英,黃梅戲表演藝術家,被迫害致死。
* 1969年——斯科基,世界首例人造心臟植入者。
* 1973年——畢卡索,西班牙藝術大師。
* 1984年——彼得·卡皮查,蘇聯著名物理學家,超流的發現者之一。
* 1990年——井口真理子
* 1994年——美國搖滾樂手Kurt Cobain。
* 2006年——余慕雲,香港電影資料之父。
* 2008年——白寶珠,美國傳教士,紫色大綬景星勛章得主。
節日
* 1998年——結婚。
大事記
* 217年——羅馬帝國皇帝卡拉卡拉被衛士暗殺身亡,馬克里努斯被擁立為新皇帝。
* 1525年——條頓騎士團團長改信路德教,普魯士公國成立。
* 1695年——北京故宮太和殿(俗稱金鑾殿)建成。
* 1742年——格奧爾格·弗里德里希·亨德爾的神劇《彌賽亞》在都柏林完成首演。
* 1820年——希臘米洛斯島上的一位農民挖掘出大理石雕塑斷臂維納斯。
* 1896年——上海交通大學建校。
* 1902年——沙俄政府與清政府簽訂中俄《交收東三省條約》,同意從中國東北撤軍。
* 1904年——英國和法國代表在倫敦簽訂《英法協約》,以解決兩國爭奪殖民地的衝突。
* 1904年——美國曼哈頓的朗埃克廣場因《紐約時報》總部遷至附近而改名為時報廣場。
* 1913年——中華民國第一屆國會的開幕典禮在北京舉行,國會由參議院和眾議院組成。
* 1939年——義大利入侵阿爾巴尼亞。
* 1946年——國際聯盟決定自行解散,財產移交聯合國。
* 1946年——中共代表團乘飛機離開重慶前往延安向中共中央匯報途中在山西省興縣黑茶山失事,機上所有人全部離難。
* 1973年——印度接管錫金的行政權。
* 1979年——17名旅客完成環遊世界之旅後,乘火車抵達香港。當火車抵達紅磡火車站時,受到香港旅遊協會的熱烈歡迎。
* 198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四大」的條文被取消。
* 1984年——中國自行研製的試驗通信衛星發射成功。
* 1993年——世界上跨徑最大的斜拉橋上海楊浦大橋合龍。
* 1994年——日本首相細川護熙宣布辭職。
* 2005年——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的葬禮彌撒在教廷舉行。
出生
* 1912年——挪威花式溜冰女選手桑妮亞·海妮,世界冠軍和奧運金牌得主(1969年逝世)。
* 1938年——前聯合國秘書長科菲·安南。
* 1947年——侯孝賢,台灣導演。
* 1976年——謝佳賢,台灣棒球選手。
* 1986年——澤尻英龍華,日本女演員
* 1987年——梁文音,台灣女歌手,學生。
* 1989年——高橋瞳,日本歌手。
逝世
* 1935年——奧克斯,《紐約時報》發行人。
* 1946年——王若飛,中國共產黨黨員。
* 1946年——葉挺,中共黨員,新四軍軍長。
* 1946年——秦邦憲,又名博古,中共黨員。
* 1946年——鄧發,中共黨員,中共中央職工委員會書記。
* 1968年——嚴鳳英,黃梅戲表演藝術家,被迫害致死。
* 1969年——斯科基,世界首例人造心臟植入者。
* 1973年——畢卡索,西班牙藝術大師。
* 1984年——彼得·卡皮查,蘇聯著名物理學家,超流的發現者之一。
* 1990年——井口真理子
* 1994年——美國搖滾樂手Kurt Cobain。
* 2006年——余慕雲,香港電影資料之父。
* 2008年——白寶珠,美國傳教士,紫色大綬景星勛章得主。
2009/04/05
Wang throws the first pitch at Yankee Statium
Yankees.com: Wang throws the first pitch at Yankee Statium
王建民在洋基新球場上投第一球,雖然在這場對小熊的表演賽失4分,但是還是在隊友支持下以4:7贏得勝投。
摘自壹蘋果運動王:



王建民在洋基新球場上投第一球,雖然在這場對小熊的表演賽失4分,但是還是在隊友支持下以4:7贏得勝投。
摘自壹蘋果運動王:




2009/03/10
歷史上的今天(3月10日)
摘錄自: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歷史上的今天
大事記
- 前241年——羅馬艦隊在埃加迪群島附近大敗迦太基艦隊,第一次布匿戰爭結束。
- 1629年——英格蘭國王查理一世解散議會。
- 1735年——波斯國王納迪爾·沙阿與俄國沙皇保羅一世簽訂和約,俄羅斯撤離巴庫。
- 1831年——法國國王路易·菲利普為了支持他在阿爾及利亞發動的戰爭,組建了法國外籍兵團。
- 1848年——美墨戰爭結束。
- 1864年——南北戰爭:雷德河戰役開始。
- 1876年——美國發明家亞歷山大·格拉漢姆·貝爾用他發明的世界上第一台電話和助手進行了首次通話。
- 1893年——象牙海岸成為法國的殖民地。
- 1912年——袁世凱在北京宣誓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 1918年——蘇俄首都由彼得格勒遷至莫斯科。
- 1945年——二戰:美軍B-29轟炸機對日本東京進行大轟炸。
- 1952年——古巴前總統富爾亨西奧·巴蒂斯塔發動軍事政變,重新上台執政。
- 1959年——西藏發生反抗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政府統治的行動;中國不再遵循原來與西藏地方政府達成的《十七條協議》,推翻原西藏政府,在歷史上首次直接管治西藏。以第十四世達賴喇嘛為首的西藏地方政府隨後流亡印度。
- 1973年——文化大革命:中共中央在毛澤東的指示下決定恢復鄧小平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副總理職務。
- 2004年——利比亞在維也納與國際原子能機構正式簽署了《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附加議定書,允許該機構的核查人員對其境內的所有核設施進行突擊式檢查。
- 2005年——香港特首董建華宣佈辭職。
出生
- 1865年——譚嗣同,中國清朝政治家。(逝於1898年)
- 1934年——傅聰,中國鋼琴家。
- 1934年——藤子不二雄,日本漫畫家。
- 1957年——奧薩馬·本·拉登,「基地」組織頭目
- 1958年——莎朗·史東,美國女演員。
- 1971年——藤崎龍,日本漫畫家。
- 1973年——伊娃·赫茲高娃,捷克超級名模。
- 1981年——艾托奧,喀麥隆職業足球員。
- 1984年——李宇春,2005年超級女聲年度總冠軍。
- 1998年——星☆美優,日本童星。
逝世
節日、風俗習慣
訂閱:
文章 (Atom)